X
首页 电子杂志 新闻资讯 增值服务 平台介绍 股市大学堂
近期大众汽车被断供芯片只是产业链产能紧张的一个缩影。早在9月初半导体中的功率器件开始涨价,没想到短短2个月,整个芯片产业链产能全面吃紧。芯片产业链分上游的设计、中游的晶圆代工以及下游的封测,当前无论是前段的代工还是后段的封测,产能供不应求,连明年上半年的产能已被预订完,且普遍提前涨价。如果不是美国最近继续打压,芯片板块可能会走更好些。   需求爆发+产能迭代 晶圆代工端,本轮涨价的根本原因是需求爆发+产能迭代造成的供给失衡。 需求端看,今年是5G商用元年,手机换机潮,无线耳机爆量,加上智能家居景气度高涨以及电动车智能化来临,需求增长毋庸置疑。除了高端5G手机用到先进制程,像电动车和智能家居,使用的芯片只要有28纳米就很不错了。8英寸对应的是40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而12英寸对应的是28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手机指纹识别、面板IC驱动、功率器件都是用的8英寸晶圆,自然该层级的晶圆代工的需求暴增。 供给端看,行业目前的主流是12英寸晶圆,晶圆厂的产能也逐步从8英寸向12英寸转移,这有点类似面板行业,由于日韩产能向高端的OLED迭代,LCD产能出现紧张,价格上涨。但晶圆厂没有想到8英寸晶圆的需求会如此火爆,短期产能扩张也很难,拿设备来说,部分晶圆制造设备商都已经不再生产8英寸晶圆设备,8英寸晶圆设备的需求远大于供给。   代工+封测环节全面涨价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讯息,全球晶圆代工产能供不应求,包括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等代工厂四季度订单满载,且2021年上半年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产能已经被提前预定。再看看中芯国际三季报中披露的指引,各大厂都满负荷运营,三季度的时候产能利用率达98%,中芯预计第四季度在40纳米等成熟制程的产能缺口依然较大。 联电由于8英寸晶圆产能不足,还针对上游IC设计厂额外增加的需求调涨价格,明年更有望全面调涨。还有华润微和士兰微等8英寸及以下产能也是满负荷生产。 多数芯片公司都将明年8英寸晶圆的价格提高了20%以上,紧急订单甚至提价40%。联华电子等公司四季度价格就提高了10%-15%。华为在谈及芯片时,预计明年晶圆会涨价20%到40%不等,也侧面佐证了当前产业的高景气度。 封测端,产能供不应求叠加原材料涨价,明年封测接单价格全面看涨。Q3行业进入传统旺季,原本积压在IC设计厂或者IDM厂的晶圆库存开始大量释放给下游的封测厂,导致封测厂产能供不应求。根据半导体技术天地讯息,全球封测大厂日月光通知客户,将明年一季度的封测价格调涨5%-10%,还是平均价格,以此应对IC载板价格上涨等成本上涨以及客户强劲需求导致产能供不应求问题。 目前,随着第二波疫情再起、车用电子和家居智能等市场景气度回温,半导体整个产业链景气度向上趋势有望延续至2021年一整年,封测偏后端环节,势头才刚刚起步,从当前时点算起,景气度时限会更长。   还有哪些领域在涨价? 目前晶圆端产能吃紧已经传到下游芯片领域,继日月光宣布封测产品涨价后,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厂商之一的瑞萨和恩智浦也陆续宣布将对其产品价格进行调整。细分领域看,除了前期的MOSFET等缺货涨价外,NOR Flash、快充、MCU等也全线涨价。 NOR Flash是存储芯片两个主要类型之一(另一个是NAND FLASH),根据新时代证券报告,4季度以来存储都在涨价,个别型号直接翻了2-3倍,主要原因还是供应短缺引起的,催化剂有多个:第一是中芯砍了存储芯片大厂兆易创新的NOR FLASH产能腾挪给逻辑芯片;第二是华邦封测停工2周;第三是下游担忧川普搞事情,会有新制裁举措而提前备货。兆易创新跟华邦、万宏差不多一个级别,华邦和万宏产能占比25%,兆易创新20%,美光、赛灵思各10%,短期影响还是蛮大的。据悉NOR FLASH全线产品价格已上涨10%-20%。 快充和MCU很好理解,一个是受益Iphone 12上市,充电头不再附赠,另一个是受益电动车智能化,据测算,电动车单车平均使用MCU芯片数量约为300颗,是传统汽车的4.5倍。目前快充芯片处于缺货状态,尤其是20W PD快充缺货最为严重,而MCU方面,有业内人士透露,国际大厂产品全线延期交付,国产MCU大厂航顺发布调价通知,不仅涨价,还要求预付定金才能保障明年上半年产品供应。   主要标的简析 投资标的方面,很多芯片股大家都耳熟能详,像芯片制造端的中芯国际,封测环节的长电科技、华天科技就不用多说,通富微电因为绑定联电和AMD,本轮在三家主要封测厂中受益明显。 其他细分领域,NOR FLASH领域可以看北京君正(公司还有车规级芯片);MOSFET领域弹性最好的是主板的新洁能和创业板的捷捷微电,还有聚焦消费级IGBT的斯达半导,这个细分板块最近内部分化比较明显,涨幅靠前的基本上与汽车有关,如斯达半岛和华微电子,可能与近期爆出来的大众汽车缺芯片的消息有关;快充芯片这块主要有安克创新和富满电子,安克是机构票,苹果取消快充头最大受益者,富满电子的氮化镓充电器主控芯片具有技术优势,去年开始出货量迅速提升,股价弹性十足。 如此大力度的全产业链产能吃紧,大面积的产品涨价,以及涨价持续性至少一个季度以上,逻辑还算硬朗。而整个芯片产业链经过近半年的调整,也大幅消化估值压力,短期可能还会反复,但投资性价比明显提升。
开始日期:01-04
万泰生物:成长确定性强 东吴证券预测数据 2020 2021 2022 营业收入(百万元) 2,393 3,969 5,932 净利润(百万元) 651 1,109 2,029 市盈率 120.46 70.71 38.63 市净率 35.48 23.63 14.66 万泰生物(603392):研发的前端借助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领衔的两大国家级实验室,完成病毒相关的基础研究以及相关技术的实验室小试,后端的工艺建立、中试及产业化则由上市公司万泰生物完成。 2价HPV疫苗(馨可宁)于2019年底上市,不仅效力试验结果优异(保护率100%),与同类疫苗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同时获得GSK和赛诺菲的技术合作背书,也是国内首家疫苗公司将产品权益出售给老牌的跨国疫苗企业。预计公司的9价HPV疫苗领先竞争对手2-4年上市,在研管线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新型轮状病毒疫苗等未来可能成为下一个重磅品种。 公司在病毒领域深入的基础研究,使其在传染病检测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未来公司IVD板块增长的重要引擎来自化学发光板块。随着装机量的增加以及化学发光项目持续获得注册证(如肿瘤标记物、激素检测等),将大幅带动公司IVD板块的高速增长。预计2024年底化学发光试剂收入体量将达到9亿,5年的CAGR为31.5%,IVD板块的收入体量预计达到22.9亿,对应5年的CAGR为14.9%。 操作策略:近三年公司成长确定性较强,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鹏辉能源:经营有望好转 中信证券预测数据 2020 2021 2022 营业收入(百万元) 3,511 4,587 6,126 净利润(百万元) 168 232 351 市盈率 35 23 18 市净率 3.2 2.8 2.4 鹏辉能源(300438):公司动力电池配套上汽通用五菱等客户,2019年上通五占公司全年装机量88%。2020年公司向上通五配套车型新增宝骏E300P、五菱宏光miniEV(120公里标准续航版、200公里长续航版)等爆款。其中9月宏光MINIEV官方公布销售为2.02万辆,是中国新能源单一车型单月销量历史冠军,公司四季度配套加速,有望带动公司动力业务步入成长快车道。此外,公司于2020年5月底中标中国铁塔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采购项目,下半年储能业务增长具有良好基础。 公司消费类电池主要应用于蓝牙音箱、TWS耳机、机器人、可穿戴设备、ETC设备等领域,目前公司TWS耳机电池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2019年出货约为1000万只,2020年出货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将带来明显业绩弹性。 操作策略:公司兼具技术和成本优势,未来成长可期,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开始日期:01-04
电解液:供需紧平衡龙头加速成长 中金证券 投资要点:全球新能源车均迎增长拐点,电解液需求增长提速,LiPF6有效产能偏紧驱动LiPF6与电解液涨价。 本轮六氟磷酸锂(LiPF6)涨价与历史不同,价格调涨幅度不会过大,且行业扩产也会提速,2021年将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平衡,价格有望维持于9-12万元区间,行业供给有望加速扩张,2022年开始逐步缓解。 主要理由是: ·        2015-2017年LiPF6大涨价受几大因素影响:1)国产化仍整体在初步阶段,国产有效供应有限;2)补贴丰厚,行业整体利润空间充沛;3)需求短期大超预期的跳增(4Q15的动力电池出货量达1Q15的近8倍),行业严重供需失衡;4)碳酸锂价格大涨形成助推。 ·        本轮涨价幅度整体将不及2015-2017年:1)材料已全面国产化,产业链响应速度好于2015年;2)下游议价能力较2015年强化,价格或回涨到合理毛利区间后再有一定向上空间;3)中游紧平衡,但未到严重供需失调阶段;4)未来增长趋势在行业预期中,扩产将提速;5)碳酸锂涨价有限。 在下游锂电客户集中度提升,且需求增长提速下,能为下游客户保障电解液供应与持续规模匹配的企业,份额具备超预期提升的机遇。同时,LiPF6的涨价与先进添加剂的应用也使得电解液ASP整体提升,具备保供能力的龙头迎来量价齐升的机遇。 重点推荐:天赐材料、新宙邦 化妆品:国产品牌认知度提升 华泰证券 投资要点:本土品牌有望凭借快速学习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突围崛起。 预计至2025年面部功效护肤市场中,单一龙头品牌终端零售规模有达到260亿元的可能性(抗衰+皮肤医学级),四大方向有助延展边界: 1)    品类扩张:有助拓宽用户范围。 2)    收购整合:欧莱雅陆续收购薇姿/理肤泉/修丽可/CeraVe建立品牌金字塔矩阵;高露洁收购PCASkin/EltaMD/菲洛嘉;国内逸仙电商/珀莱雅等亦在逐渐以收购/合作拓展海外版图。 3)    全域渠道:修丽可目标在中国构建专业诊所/实体零售/天猫旗舰店渠道;薇诺娜已形成线下为基础,线上为主导的全渠道体系。 4)    联袂医美:功效护肤品有望与光电仪器/注射填充等项目融合,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重点推荐:珀莱雅、上海家化、丸美股份
开始日期:01-04
自从11月17日仁东控股(002647)公告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决定终止旗下子公司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金科集团”)对仁东控股的股份托管以来,该股成为市场近期的一道梦魇。从11月25日至12月8日记者发稿,已经连续10个跌停板了,套用利亚德董事长李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已经不是腰斩,而是大腿斩了。更令其投资者绝望的是,股价可能继续下跌。   短短数年屡次易主 2011年,宏磊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其主要的营收来自漆包线和铜管。然而,这家公司上市之后,其关联方资金占用等违规情况陆续出现。上市不到三年,宏磊股份收到浙江证监局的行政监管决定书,认定作为上市公司实控人也是违规占用资金的主要决策人、操纵者,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不适合继续担任上市公司高管。 于是在2017年3月,宏磊股份通过股权变更和资产置换后完成“卖壳”,正式更名为民盛金科,公司主营业务转型为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科技相关业务。 2018年2月,霍东通过内蒙古正东云驱科技有限公司受让民盛金科10.77%股权,耗资约13.03亿元,又接管其他投资者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一举成为民盛金科的实际控制人。 2018年6月,民盛金科公告,宣布董事会换届选举,提名霍东等人为公司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年8月,民盛金科更名为仁东控股。霍东一战成名,声名鹊起。2019年,霍东以27亿元财富在胡润80后白手起家中国富豪榜上位列第40名。 霍东强势入主上市公司,站稳脚跟之后,持续增持该上市公司股票,将公司改头换面,还甩掉了多年未能豁免的非标年报。然而,霍东接手仁东控股时,公司已出现较大的资金压力。为了解决这一困局,霍东通过出让控制权给海科金集团来换取国资的资金支持。2019年11月,仁东控股发布公告,股权委托方仁东信息每年需向海科金集团支付2000万元托管费,但同时海科金集团会向仁东控股提供资金支持。 公告中还提到,海科金集团承诺将以提供融资及增信等方式支持上市公司的业务经营、并购重组等,包括但不限于受托方以自有资金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即直接资金支持),受托方承诺在托管期内,提供不超过50亿元的资金支持等约定。 然而,仁东控股的业绩却不怎么样,财务表现一般。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仁东控股亏损近2000万元,业绩同比下降超过160%;10月28日,仁东控股公布的三季报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192万元,同比下降超过1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3.26万元,同比下降83.96%。 有了国资背景的支持,再加上“蚂蚁”、“牛散”景华、山西资本财团德御系等概念和资本玩家入场,仁东控股股价一路上扬,成为一支神奇的“超级牛股”,从16.16元飙升到64.72元的高位。   散户接盘暴亏 就在众人期待一年期托管满后,国资能够对仁东控股进行大刀阔斧地重组。没想到,海科金突然不干了。 海科金抽身走人后,仁东控股并没有立即跌停,而是到了11月25日开始才突然崩盘。当人们醒悟过来,发现总是有人先知先觉。 从仁东控股近1年来股价诡异走势可以看出,股票被庄家高度控盘无疑。截止2020年三季报,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20亿股,占流通盘57.22%,控盘特征非常明显。 按照仁东控股三季报披露的股东数据,截止9月底,这1.31万户股民人均持股金额240.44万元,如今已经只剩百来万了。 要命的是,在仁东控股连续跌停的10天里,除了第一天外,都是一字跌停,几乎没有多少成交,这意味着背后的1.31万户股民出逃的机会寥寥。 在三季报的流通股东中,张留洋、刘祥代、康秀荣、许俊杰个人投资者等才刚刚新进入的前十,如今这些个人股东们的账面亏损已经高达上亿元。 令人惊叹的是,在散户投资者暴亏之前,仁东控股的主要股东已经大笔减持,成功套现巨资逃顶。 其中,天津和柚技术公司的实控人郝江波,即仁东控股的原实控人,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套现最大。根据公司公告,郝江波在2018年度披露还持有后者28.35%的股权。仁东控股近期的4.15亿元借款,就是由天津和柚技术有限公司、郝江波及配偶田文军、张永东及其配偶黎碧等联合提供担保。 但自从2019年开始,郝江波就开始一边随着仁东控股股价持续大涨一边大幅减持股份退出,目前股份还剩下8.63%,大致算下来,其从中套现规模或已有数十亿元。 此外,在仁东控股自从2019年来的这一波上涨大潮以来,陆续从前十大流通股中套现的还有景华及其重庆信三威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润泽2号私募基金,合计占8.47%的流通股比例在今年三季报的前十大股东中消失;持股1.29%的王逑也同样已经清仓套现退出;更早点清仓套现的还有持股7.76%的陈家荣;各持股1.04%的上官世宇、阎金娥等个人投资者。这些个人股东,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是短期快速进出,在做一波股价之后套现很快走人,躲开了这一轮暴跌。   图:仁东控股近一年来股价走势   来源:Choice数据     独董辞职 12月7日晚间,仁东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12月4日收到独立董事柴晓丽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由于个人原因,柴晓丽申请辞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同时辞去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柴晓丽辞职后不在公司工作,也不再担任其他职务。 屋漏偏逢连夜雨,独董辞职对于股价已连续多日跌停的仁东控股而言,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开始日期:01-04
乐鑫科技:和小米以及涂鸦的合作都正常 传闻1:被小米和涂鸦战略性剥离出采购体系。 求证:不属实。 近日,市场传出乐鑫科技(688018)被小米和涂鸦战略性剥离出采购体系的消息,公司股价也出现下跌。 对此,乐鑫科技董秘办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相关提问时表示消息不属实,并会尽快去了解股价波动原因。 据了解,乐鑫科技是全球WIFI MCU市场龙头厂商,WIFI MCU芯片在家电设备、家庭物联网配件、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2019年,乐鑫科技的WIFI MCU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达到1.4亿颗,位居行业第一。智能家居场景中,用户通过手机App、语音交互、手势交互等方式实现设备的智能操作,完美的用户体验将推动物联网WIFI向更多的地区渗透。 据半导体行业机构Techno Systems Research发布的各年度研究报告称,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进口替代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在2017-2019年的三年中,公司产品销量市场份额均保持在30%左右,高于同行业公司,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一。 2017年,小米就对外宣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而涂鸦智能的主要目标则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智能IoT平台。国元证券曾经发布研报称,未来,随着小米和智能涂鸦在AIoT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会成为乐鑫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共达电声:暂未受TWS耳机芯片短缺影响 传闻2:Tws耳机芯片缺货严重,甚至有可能持续到明年三季度。 求证:属实。 日前,有股民在互动平台向共达电声(002655)询问:“Tws耳机芯片缺货严重,甚至有可能持续到明年三季度,这个消息属实吗?对公司业绩或者产能有影响吗?” 对此,共达电声表示该传闻属实,但TWS耳机芯片短缺暂时未对公司生产带来影响,公司目前经营状况正常,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共达电声披露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20.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1.22万元,同比增长44.45%。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39亿元,同比增长45.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2.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的净利润1792.82万元,同比大增104.2%。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单季历史新高。 有分析认为,共达电声三季度爆发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在下半年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公司又及时将经营重点调整到了国内,使得公司充分抓住了后疫情时代国内消费电子市场强势复苏的机遇。 实际上,自新实际控制人爱声声学和新管理团队接手后,共达电声的经营业绩自2018年开始“掉头向上”,当年便实现了2135万元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9年,公司经营数据的表现更加强劲,实现了9.87亿元的营业收入和313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营收和净利均较上年强劲增长。
开始日期:01-04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普医学”)是一家开发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含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可吸收止血纱、可吸收医用胶等。今年7月,公司递交上市申请书,拟登陆创业板,并募资6亿元,用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基地项目”、“植入医疗器械新产品研发 项目”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尽管迈普医学于11月19日上会通过,但《股市动态分析》深究其招股书后,发现公司依旧存在着部分问题。2017与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均亏损1000余万元,主要由当期实施了股权激励导致,而接收的员工持股平台仍由公司实控人及重要股东掌控,整个流程疑似为两人套利做准备;此外,公司所获政府补助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较高,依赖性较大;主业发展方面,受政策、竞争环境趋于激烈等因素影响,迈普医学不得不降价销售产品,给后期营收及盈利增添压力。   股权支付导致净利润大额亏损 2017、2018年,迈普医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全部亏损,分别为-1934.52 万元、-1859.27万元,直到2019年才转正,为2768万元。 经分析,迈普医学当期成本支出主要在于管理费用。2018与2019年,公司分别实施了员工股权激励,并对此确认了4936.13万元的股份支付费用。公司称,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充分调动中高层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内部凝聚力。 而值得注意的是,迈普医学股权激励是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纳普生投资及纳同投资来实现。这两家企业的前两大合伙人均为公司实控人袁玉宇、大股东徐弢,两人合计持股34.62%、78.37%。(见表一、二) 表一:纳普生投资重要股东列示 表二:纳同投资重要股东列示 数据来源:招股书 持股平台仍旧由公司实控人及重要股东把控耐人寻味。这是否意味着最终大部分利益又落回到实控人袁玉宇及徐弢手中,两次股权激励原本就是为控股股东牟利?针对此问题,《股市动态分析》向迈普医学发去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复。   政府补助依赖严重 2017年至2019年,迈普医学对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的依赖一直较为严重。数据显示,公司确认的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2028.62万元、939.08万元、1386.85万元,其中在净利润为正的2019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重高达50.10%。 同期,公司税收优惠额分别为220.01万元、177.59万元、332.23万元,占2019年利润总额的10.70%、净利润的12%(见表三)。可以说,迈普医学得以在2019年扭亏为盈,超六成都来自外部支持。 表三:迈普医学税收优惠情况(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招股书 重要的是,迈普医学能否持续获得这些补助及优惠难以保证。公司在招股书中称,若未来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其不能继续获得政府补助,可能对自身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产品单价下降,盈利持续性待考  需要注意的是,在剔除股权激励、补贴等非经常损益后,迈普医学报告期内的盈利依旧多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7与2018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677.86亿元以及-294.89亿元,可见公司主业本身发展就较为疲软。  尽管公司在2019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主营产品单价下降趋势未止又为这样的盈利状态持续性打上了问号。        报告期内,迈普医学主营产品单价普遍波动下降(见表四)。人工硬脑(脊)膜补片从2017年的758.28元/片降到了586.18元/片,颅颌面修补产品从2018年涨到1.33万元/件,在今年又回落到1.27万元/件。迈普医学称,降价原因之一是受陕西等地区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动态调整政策影响,公司为保持产品在当地的竞争力调低了部分规格型号产品的销售单价。 表四:迈普医学主营产品单价 数据来源:招股书  众所周知,近两年以来,我国持续深化医疗产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陕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政府纷纷响应,出台具体措施,包括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选取范围、以省为单位制定集中采购最低中标(挂网)价格、进行配套监督等等。今年9月,国家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338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切实解决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问题。如此一来,诸如迈普医学这样医疗企业或持续面临营收下调、利润大幅缩水的局面。        结合招股书多处信息得知,迈普医学产品目前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资金储备也不够充足,此时主营产品大幅降价无疑是雪上加霜。
开始日期:01-04
冷成形装备属高端制造产业分支,该行业市场空间广阔。虽然竞争至今国内寡头尚未浮现,但颇具潜力的黑马已脱颖而出。 思进智能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进智能”)是一家研发、生产与销售多工位高速自动冷成形装备和压铸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以冷成形装备为主导产品。今年12月11日,公司成功过会,拟登陆中小板,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3.79亿元,用于生产、研发及营销项目的建设。凭借此前积累,思进智能上市后或将再次腾飞。   诱人前景藏门槛 由于冷成形装备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因此国家颇为重视。2006年至今,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陆续颁布支持政策,以加快该产业的发展步伐。 同时,冷成形装备作为紧固件、异形件制造的重要工作母机,后期将广泛受惠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铁路、电力、机械、电器、军工、船舶等众多下游行业的升级。以紧固件用量最大的汽车行业为例,我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一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国内汽车产量超2500万辆。此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国内市场回暖再度带来可观增量。 下游产业升级与政策双管齐下,国内冷成形装备企业机会巨大,但要在竞争中占得优势,要翻越技术、人才与客户三座“大山”。 首先,冷成形装备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众多,只有长足的技术积累才能生产制造;其次,冷成形装备生产的核心环节零部件安装与调试,需要负责人员大量生产实践才能熟练掌握,前后动辄花费数年时间;最后,尽管冷成形装备行业下游涉猎宽泛,目标客户众多,但由于采购要求严苛,只有产品性能与服务突出的供应商才能入围。   善思进取破“三关” 如今,思进智能已成功“迈过三关”,稳居国内冷成形装备企业第一梯队。 技术方面,2017年至2019年,思进智能研发投入近2000万元。截至目前共获专利81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并形成了“精密成形控制技术”、“离线换模控制技术”等10项核心技术,拥有SJBF系列多工位自动冷成形装备、SJBP系列零件多工位自动冷成形装备、SJNF系列多工位自动冷成形装备、SJNP系列特殊零件多工位自动冷镦复合成形装备、SJP系列特殊零件多工位自动冷镦复合成形装备五大系列、一百二十余种规格的冷成形装备,以及SJ系列三十余种压铸设备。 凭借技术优势,公司产品斩获了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紧固件行业自主创新优秀新产品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研发人员培养方面,公司会根据业务需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此外还建立了加薪、创新大奖、股权等多种奖励机制,以激发员工主动性。如今,公司已拥有一流的研发队伍,掌握机械系统、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数控设计,具体加工及装配产品全流程能力。 客户方面,思进智能已与诸多大型紧固件和异形零件制造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对此,公司凭借的不只是产品,还有完善的服务。公司售后服务团队技术人员经验丰富,能够在客户提出问题后及时到达对方现场并迅速排查设备故障。       思进智能表示,后续将继续扩大产能加深研发,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工位高速智能冷成形装备供应商发起冲击。
开始日期:01-04
音圈马达,又称音圈电机,是一种特殊直接驱动电机,用于推动镜头移动产生自动对焦的成像组,由磁石、铁壳、上盖、线圈、载体、前簧片、后簧片、底座、霍尔芯片、PCB、电容等部分组成,包含开环马达(OpenLoop)、闭环马达(CloseLoop)、光学防抖(OIS)马达、OIS+CloseLoop六轴马达等多个种类。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监控器、扫描仪等产品的摄像头中,其中手机应用程度最高。 目前,音圈马达下游应用领域普遍向上发展,促使其整体市场需求扩张。此外,随着国产替代化趋势愈演愈烈,国内音圈马达厂商将深度受益,但高端领域仍待突破。   下游应用百花齐放 如今,音圈马达下游各行业都蕴含着增长契机,为该产品营造出了顺风的大环境。 在占比最大的智能手机领域,音圈马达做为手机摄像头组件之一,将受益于多摄发展趋势。2017年后,单摄像头像素进入瓶颈,手机厂商开始增添摄像头数量来满足像素需求,提升拍摄体验。头豹研究院预计,到2024年智能手机摄像头出货量有望上升至24.3亿个。 笔电方面,虽然受手机、IPAD等产品分流,不复巅峰时期增长态势,但今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居家办公与在线教育需求上涨给予其新的增长机会,终端出货以及供应链备货量均超预期,录得微小增幅。IDC预测,2022年笔记本电脑预计出货量达1.66亿台,年复合增长率为0.4%。 视频监控方面,国过往数据显示该产业长年呈增长态势。另据头豹研究院预计,2020年监控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467.4亿元,2022年达到1624亿元。 下游向好带动音圈马达放量。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16-2019年全球音圈马达出货量从15.2亿颗增长至23.4亿颗,复合增长率为11.4%,期间市场规模从17亿美元增长到了2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9%;预计到2020年,音圈马达出货量将增长至25.9亿颗,2024年约为40.2亿颗。同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9亿美元,2024年约达到44亿美元。(图一) 图一:2016-2024年全球音圈马达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国产替代持续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国内音圈马达厂商而言,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又是一重利好。这首先归功于智能手机国产品牌趋势的快速蔓延。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产量前六大品牌中,中国就占据四席:OPPO产量为4500万台,市占率达13.40%,位列第二;小米产量为4450万台,市占率达13.20%,位列第三;华为产量为4200万台,市占率达12.5%,与苹果并列第四;Vivo产量为3000万台,市占率达8.90%,位列第六。国产机占据市场优势,给予了国内音圈马达厂商更大的想象空间。 而国内音圈马达厂商自身在技术、产能上的精进,是他们成功打入上述厂商的供应链的关键因素。事实上,行业竞争初期,日韩厂商由于切入较早,率先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因此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中以日本为首。有数据统计相关日企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四成,代表企业有阿尔卑斯、TDK、三美等;韩国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两成,代表企业有三星电机、磁化、Hysonic等。大多国内手机品牌使用的高端马达均由这些国外企业供货,对国内供应商认可度并不高。 不过自2013年开始,我国音圈马达企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透露,目前国内音圈马达厂商在中低端产品技术研发上已达到国际龙头水平,并且阿尔卑斯、三美等企业还寻求中国厂商进行ODM代工,以弥补自身产能的不足。 技术与产能优势愈发明显伴随着海外政策制裁,华为、小米等国内整机厂开始规模化采用国产音圈马达,因此给予了国内马达厂商更大的市场增量。 仍存制约因素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音圈马达行业的发展将以提高对焦速度、缩小对焦模组空间、降低功耗、增加用户体验稳定性为主,产品类型将从传统弹片式马达、闭环马达逐渐向高端OIS(光学防抖)马达发展,以解决拍照模糊的问题。 尽管国内马达厂商技术突飞猛进,但在OIS马达等高端市场上依然面临着国外企业建立起的技术壁垒,大多国内厂商只能聚焦在开环马达等产品领域,因此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稍逊一筹。旭日大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VCM马达出货量50亿只的厂家市场份额分布中,阿尔卑斯、TDK、三美、三星电机和磁化5家马达厂商出货量占比60%,中国厂商中蓝电子、新思考、皓泽、上海比路总体占比仅20%,并且这些能与国际头部厂商媲美的佼佼者多为非上市公司,A股市场上鲜有企业涉足,资本市场不占优势。目前较具关注度的相关A股公司瑞声科技也是于近期才涉足音圈马达领域。瑞声科技在今年第三季度报业绩报告中透露,其音圈马达产线将于年内到位,此举是公司构建完整光学模组产业链的重要一步。 数据来源:旭日大数据 然而在这些中低端领域,国内厂商的赚钱难度也将会越来越高。供给端,开环马达等领域进入门槛较低,众多竞争者源源不断入场,造成产能拥挤;需求端,虽然多摄趋势会给马达厂商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但并未达到业内先前的高预期。如此一来,马达进入价格红海,竞争趋于激烈。 有业内人士从相关供应链处获悉,受竞争影响,马达的单价逐年下滑趋势明显,甚至有数家马达厂处于亏损状态。       但鉴于国内厂商在产能及服务上优势明显,且有着下有国产整机企业的强势支撑,仍有部分机构表示看好。第一手机界研究院认为,伴随着国内厂商在技术上的逐步突破,未来几年其将在高端市场加速对日韩的替代,最终成为高端市场领域的领导者。
开始日期:01-04
2020年11月26日,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拟在科创板发行不超过380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募资约80,241万元,用于建设通信产品技术升级项目和研发中心。根据招股书披露,邦彦技术的主营业务以舰船通信为主,合计占营收的比例超过60%,大客户以军方客户为主。 《股市动态分析》经过深度调查发现,过去三年仅2019年的净利润为正值,或存在人为调节利润表以达到上市标准;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为负值,含金量极差,日常运营以及资本性支出全靠外部权益融资;两家存疑公司连续三年位列前十大供应商,涉及关联方的交易规模金额大。 净利润仅2019年为正值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邦彦技术仅在2019年的净利润录得正值,但是同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仍是负值,除此之外,2017和2018年的净利润和现金流净额均为负值。邦彦技术所处的行业虽属于现金流较紧张的类别,然而根据招股书所列举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兴图新科、海格通信和广哈通信的净现比虽然均低于60%,但是均在最近三个年度的合计值产生了正向现金流,分别为36%、57%和43%。邦彦技术最近三年的合计净利润为-0.63亿元,但是现金流净额却是大幅净流出1.58亿元,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差甚远。综上,邦彦技术或存在使用不合理的会计政策,人为调节利润表的各科目,以达到其所选择的上市标准。 表1: 邦彦技术净现比的测算与比较(资料来源:招股书) 单位:亿元 2019 2018 2017 合计 折旧摊销(销售) 0.00 0.00 0.00 0.01 折旧摊销(管理) 0.06 0.31 0.10 0.4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0.15) (0.17) (1.25) (1.58) 净利润 0.28 (0.46) (0.44) (0.63) 净现比(%) -45% - - - 兴图新科 71% -7% 77% 36% 海格通信 41% 127% 49% 57% 广哈通信 204% 33% -78% 43% 在营业收入方面,邦彦技术的收现比同样大幅低于行业平均值,三年的合计收现比仅为69%,行业平均值却高达94%。此外,邦彦技术的应收帐款占比营业收入这一财务指标不仅超过100%,并且同样高于同行业的可比公司。结合收现比远低于可比公司这一问题,邦彦技术或存在使用过于激进的收入确认会计政策,提前确认大额收入,从而夸大营业收入规模以达到所选择的上市标准。 表2: 邦彦技术收现比的测算与比较(资料来源:招股书) 单位:亿元 2019 2018 2017 合计 营业收入 0.31 2.70 2.35 7.28 销售获得的现金 2.15 1.67 1.18 5.00 收现比(%) 79% 71% 53% 69% 兴图新科 102% 70% 100% 93% 海格通信 90% 99% 113% 96% 广哈通信 108% 99% 57% 94% 表3: 邦彦技术应收帐款占营收与同业的对比(资料来源:招股书) 应收账款占比营业收入(%) 2019 2018 2017 平均值 邦彦技术 123% 117% 92% 111% 兴图新科 100% 99% 79% 93% 海格通信 65% 68% 82% 72% 广哈通信 85% 86% 59% 77% 日常经营严重依赖外部融资 邦彦技术最近三个年度的合计外部融资规模已经超过10亿元,若包括2020上半年融资额1.8亿元,总规模已接近12亿元。在最近三个年度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全部为负值,这表明公司的日常经营不仅没有产生实质的现金收益,而且还在亏损。为了填补未来经营所需和资本性支出,邦彦技术不断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进行外部融资维持现金流不出现流动性危机的风险。此次募集资金全部金额仅为8亿元,邦彦技术不缺乏外部融资渠道,且最近三个年度的外部融资规模已然超过募集资金总额,在融资渠道不受限的情况下,其上市只为圈钱的目的显而易见。 或存在利益输送给关联方 表4: 邦彦技术存疑供应商和关联方交易明细(资料来源:招股书、启信宝) 供应商名称 社保人数 注册资本 合计采购金额 备注 存疑供应商 深圳市傲楷通讯设备有限公 司 5人 50万元 1,696万元 2017年第二大供应商; 2018年第四大供应 2019年第八大供应商 深圳市科鑫来电子有限公司/供应商A 5人 100万元 2,490万元 2017年第一大供应商 2018年第一大供应商 2019年第三大供应商 关联方 深圳市中网信安技术有限公司 25人 2000万元 1,138万元 2018年第一大供应商(技术开发类) 深圳市清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50人 1000万元 880万元 2018年第八大供应商 2019年第四大供应商 表4中列举的傲楷通讯和科鑫来电子在2018年社保人数均只有5人,同时注册资本均小于或等于100万元,但是却依然连续三年位列邦彦技术的前十大供应商,其中科鑫来电子以“供应商A”的新名称列示在邦彦技术最新一版的招股说明书。此外,根据招股书,中网信安是邦彦技术实控人祝国胜的胞兄祝国强控制的企业,清健电子是邦彦技术实控制人的姐夫翁汉清控制的企业,其中中网信安只在2018年出现在前十大供应商名单中并且为当年采购金额最大规模的供应商。结合傲楷通讯和科鑫来电子这两个“皮包”供应商和实控人亲戚控制的两个关联方,邦彦技术或存在利益输送和关联交易这两大经营诚信问题。
开始日期:01-04
我要订阅
最新内参更多...
最新培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