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首页 电子杂志 新闻资讯 增值服务 平台介绍 股市大学堂
新一轮东北振兴要“三驾马车”协同发力
发布时间:01-301  

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背景与十年前上一轮振兴的背景有很大的不同。上一轮我国处于相对短缺向相对过剩转变的阶段,处于经济向上发展的态势之下,处于WTO的红利期,处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期,同时,我国东北地区大致处于工业化中期。

现在,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我国开始向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社会迈进,WTO的红利基本结束,产能、房地产“双过剩”加上生产要素成本提高幅度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下行压力大,宏观政策处于相对萎缩期;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从东北地区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生产要素相对优势方面,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之一,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而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辽宁除沈阳、大连外,大多数城市人口是负增长,新生劳动力在减少,每年新增劳动力数几乎赶不上退休人员的数;缺技术工人,更缺普通工人,农村劳动力该转移的都已经转移了,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高成本时代”的特性在东北表现的尤为明显。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不仅是劳动力,东北地区的增量扩能还面临资源环境的硬约束,资源、环境“双约束”越来越大,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除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道路无路可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的要求,东北新一轮振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振兴方式,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当其冲的是进行需求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全面发力、均衡发力、协调发力。在这方面,辽宁省2015年的“两会”透出了这方面的新的思想,很值得认真研究。

 

把有效投资作为振兴发展的关键

东北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下滑,经济增长就没戏。去年以来,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下滑严重,所以带来了各项经济指标“断崖式下滑”。经济增长要稳,首先投资要稳。当然,在投资领域,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许多领域产能过剩。在过剩的领域继续为投资而投资、为GDP而投资、为政绩而投资,那就是“无效投资”,无效投资有可能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刺激要素成本提高等后果。

很明显,我们要的投资是“有效投资”。有效投资在今天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的。比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都对创新投融资方式、形成有效投资提出了新机遇和新要求。所以东北振兴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把有效投资作为振兴发展的关键,就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抓好交通、能源、水利、通信、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京沈客专、三省的重点输供水工程、红沿河核电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把有效投资作为振兴发展的关键,就要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主导投资、担当投资主体的现象,克服招商引资过程中一些越俎代庖的情况,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投资体系。适当推出一批面向社会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把扩大消费作为振兴发展的基础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力量,特别是消费需求,消费应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近些年将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作为长期稳定的杠杆,这一直是中央政府追求的目标。上一轮东北振兴,主要得益于投资这驾马车,消费所占比重相对较低,成为拉动东北经济发展的“短板”。很多地方消费率不但没有回升,消费的增速实际出现了回落现象,居民消费倾向尚未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在东北呈现出内需不足、消费不旺的局面,消费作为经济最主要拉动力的地位并不稳固。东北经济的创新转型,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是必然趋势。

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东北振兴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在稳增长的动力中,消费需求规模最大、最为稳定,而且和民生关系最直接。

把扩大消费作为东北振兴发展的基础,就要把握当前消费的发展态势。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消费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内有一种消费为主导,如之前的汽车爆发式消费和家电下乡等都属于这类消费。目前这一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未来消费重点将比较分散,更加体现个性化。

把扩大消费作为东北振兴发展的基础,就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打造东北振兴发展升级版。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把扩大消费作为东北振兴发展的基础,就要扩大消费重点推进的领域。去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重点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六大领域的消费。这大多数属于新兴消费品类。新一轮东北振兴,要重点推进信息、住房、旅游休闲、教育文体、养老健康家政、绿色消费等领域消费,充分释放消费的巨大潜力。

 

把扩大出口作为振兴发展的支撑

出口在东北是劣势。2012年,东北三省进出口贸易额仅占全国的4.3%,不及广东的1/5。当前整个东北地区的外向化水平还是不够高。去年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面向东北亚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推进互联互通,以沿海经济带和沿边口岸带动开放”是其中一大亮点。

把扩大出口作为东北振兴发展的支撑,就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衔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加快推进以大连、营口、锦州和丹东港为重要节点、以跨境物流为引领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承揽国际工程,带动产品出口,促进产能合作。

把扩大出口作为东北振兴发展的支撑,就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申报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中韩自由贸易示范区。抓好通关便利化改革,推进电子口岸建设,继续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区域内通关一体化。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促进综合保税区优化整合。着力支持重点出口基地和出口品牌建设,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采购贸易,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外包竞争力。让东北制造、东北装备更多的走向国际市场。

把扩大出口作为东北振兴发展的支撑,就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大面向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为外商投资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

把扩大出口作为东北振兴发展的支撑,就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要加大力度,深化改革,实现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三省与蒙东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环渤海地区合作。

我要订阅
最新发布更多...
最新内参更多...
最新培训更多...